马上八月份的考试就开始了,今天慧翔天地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《近年来,PMP考试中常见的翻译问题》。
	 
	  1、Struggle,考试经常翻译为“努力”,其实翻译为“无法”、“难以”更贴切
	 
	  2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启动会议”或“启动大会”=开工会议(kick-off meeting)
	 
	  3、题目中,“签发(issue)”变更请求=”提交”、“起草”变更请求,
	 
	  4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回报期”=回收期(项目选择的经济模型)
	 
	  5、题目中,“商业案例”(businesscase)=商业论证
	 
	  6、题目中,业务(business)需要=商业需求
	 
	  7、题目中,“高层级”=初步的、主要的,答案一般选项目章程
	 
	  8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前列经理”“直线经理”=职能经理
	 
	  9、题目中“项目群经理”=项目集经理
	 
	  10、题目中,“支持团队”=运营团队
	 
	  11、题目中出现的“推动式研讨会”(也有可能翻译成“引导”)=引导式研讨会
	 
	  12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基线”=基准(项目管理计划)
	 
	  13、题目中,“审查”(review)=查看
	 
	  14、某些题目中出现的“什么阶段”=哪一个项目管理过程组(五大过程组)
	 
	  15、题目中,项目处于“实施”过程,“实施”=安装、调试、移交。意味着项目完成了,在移交中。
	 
	  16、“地址、表明”(address)xxx文件=记录进xxx文件
	 
	  17、题目中,“核实范围、核实可交付成果”=确认范围、确认可交付成果
	 
	  18、题目中“需求追溯矩阵”=需求跟踪矩阵
	 
	  19、题目中出现的“赶时间线”=赶工(进度工具)
	 
	  20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平衡(leveling)=资源平衡
	 
	  21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实现值”“赢得值”=挣值(EV)MENTCO
	 
	  22、题目中出现的“提升价值”=增值(管理质量词汇)
	 
	  23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基准参照”=标杆对照(范围和质量词汇)
	 
	  24、“质量确保”(第五版说法)=管理质量(8.2)
	 
	  25、人力资源管理计划(第五版概念)=资源管理计划
	 
	  26、基本规则(第五版概念)=团队章程(第六版对应概念)
	 
	  27、题目中出现的“磨合”=震荡(团队发展阶段)
	 
	  28、题目中,“协商”(negotiation)=谈判
	 
	  29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团队发展”=团队建设
	 
	  30、题目中出现的“二级风险”=次生风险
	 
	  31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增强”=提高(风险应对策略)
	 
	  32、题目中出现的“缓解”=减轻(风险应对策略)
	 
	  33、风险题目中的“可能性”=风险概率
	 
	  34、题目中出现的“资源选择标准”=供方选择标准(采购术语)
	 
	  35、协议=合同
	 
	  36、题目中出现的“利害关系者”“干系人”=相关方
	 
	  37、题目中出现的“相关方管理策略”=相关方参与计划
	 
	  38、动名词被翻译为名词:如选项中出现的xxx计划,有可能说的不是计划,是某个规划过程,如规划风险管理、规划质量管理等,要以英文为准。
	 
	  39、挣值题目中出现的“完成了xxx美元工作”,有可能说的是PV,而不是EV,要看英文的时态,是虚拟语气,还是完成时。
	 
	  40、风险题目正文中出现的“减轻”风险,有可能是“减少”或“应对”的意思,而不是风险应对策略中的“减轻”。这时,可以选减轻策略之外的:回避、转移等策略。
	 
	  41、有些题目中文看不出单复数,要看英文。
	 
	  42、英文中有虚拟语气,表示预测、假定,不表示现实情况,中翻译不出来,要看英文。
	 
	  43、中文看不懂、看中文找不到正确选项的题目,看英文。
	 
	  44有些题目中文翻译问“使用什么文件”,而英文原文可能只是问使用什么?没有文件字样,要以英文为准。
	 
	  45、Ask,考试经常翻译为“要求”,其实应翻译为“请求”,尤其在变更题目中。
	 
	  46、Authorize,常被翻译为“任命”,理解为“授权”更好;
	 
	  47、Risk Mitigation measures,常被翻译为“风险减轻措施”,在考试中通常应理解为“风险应对措施”,这是出题人的习惯。
	 
	  以上是近年来出现的一般情况,不排除有特殊情况,要结合英文原文来判断。另外,挣值题目中还存现时态问题,中文不一定能翻译出来,如PV的数据,如果无法通过中文判断时,要看一下英文。